经曰:脉阴阳俱盛大,汗出不解者死。蚀于肛者,雄黄熏之。
阴虚而精自出者,久则酸削不能行矣。 若内外同病,则一身尽痛,发热,身色如熏黄也。
沈明宗曰:若邪淫于胸中连及上脘,则意欲食,复不能食,走于肝肾,故常默默,流入脾胃,故欲卧不能卧,欲行不能行,邪不在胃,饮食或有美时,壅抑胃气,则闻食臭,流于胆则口苦,流于膀胱则便赤,以上诸证,非一齐并见,皆移易变动而见也。转索无程知曰:紧为寒邪方盛,直细中有转动急疾之意,故谓如转索也。
如寒无寒,如热无热,似外感而非外感也。 若以手足逆冷,误为阳虚,妄加温针,则暑邪愈盛,发热更炽也。
此条病势不急救之之文,殊觉无谓。不忧本藏之虚,而忧相传不已,其病益深,故先以实脾为急务程林曰:经云:因其轻而扬之,因其重而减之,因其衰而彰之。
因虚劳而烦,是虚烦也。胃中不和者,加芍药三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