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令人病太阳病,得太阳脉,脉证相应,因为作太阳病汤药与服之;比还,如食顷,病人乃大吐下利,腹中痛,师问曰:我先来不见此证,今乃灾变怪异,缘何作此吐利?若发其汗,则阳气衰微,力不能支,故身寒噤憟而振振耸动也。
此时即以香薷饮、大顺散汗之,可立愈也。绕脐痛苦,发则白汗出,手足厥冷,其脉沉紧者,大乌头煎主之。
方有执曰:阳先乎阴以陷入也,故曰从,讳之也,阴随于阳以上入也,故曰乘,伤之也。所以然者,本发热六日,厥反九日,复发热三日,并前六日,亦为九日,与厥相应,故期之旦日夜半愈,后三日脉之而脉数,其热不罢者,此为热有余,必发痈脓也。
师曰:肾者水也,名曰少阴,其脉沉滑,是肾脉也。假令人病太阳病,得太阳脉,脉证相应,因为作太阳病汤药与服之;比还,如食顷,病人乃大吐下利,腹中痛,师问曰:我先来不见此证,今乃灾变怪异,缘何作此吐利?
程应旄曰:脉大与脉浮而大,差别盛实,纯在表也,虽有里证,仍宜从表发汗,下之动气在右,不可下,下之则津液内竭,咽燥鼻干,头眩心悸也。因虚烦而不得眠,是虚烦不得眠也。
发汗病不解之「不」字,衍文也。热甚逼阴,所以荣竭血尽,干烦而不得眠,血薄肉消而成暴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