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上数条,为有余之证。若上下左右相应而发者必死。
晒干为末,淡姜汤调下。白茯苓甘平,能止渴,除湿,利小便,以淡渗之,故以为使也。
又曰∶思想无穷,所愿不得,意淫于外,入房太甚,宗筋弛纵,发为筋痿,及为白淫。肝痛,引膈胃胁肋,嗌干、呕逆、胸满,宜二陈汤四七汤、来复丹之类。
若背上初发赤肿一片,中间有一片黄粟米头子,便用独蒜,切去两头,取中间半寸浓薄,正安于疮上,着艾灸十四壮,多至四十九壮。其化湿,其性滞着,其色黄,其脉迟缓。
若大便如常,或自利,当导其气自小便出,宜五皮饮,加生料五苓散。温水七分,盏调和服。
疸而不渴者,其疸可治。又卫气篇云∶积痛可移者,易已也。